宋式家具之雅——高密高博木业家具
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宋代家具无论是出土文物、还是民间散落都是凤毛麟角。如果要谈论宋代家具,能给我们提供线索的只怕只有宋朝的绘画作品了。
我们要在宋画中找到宋代家具的线索,自然不能绕开南宋画师临摹五代顾闳中的《韩熙载夜宴图》,宋代常见的家具类型都可以在这幅图中找到,从承具到坐具,从屏风到家具,从卧具到床上用品,这幅作品简直可以说是宋代家具的博览图。
而我们也跟着这幅画,一起欣赏一下宋代的家具艺术。在“宴罢聆音”部分,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韩熙载与一名红衣官员坐在一张黑漆围子榻上,围子上绘有装饰画。而在踏的有一张帐床,帐帘卷起,露出一面床围,与一角锦被。
在中国古代床与榻功能虽然相近,但在形制上并不相同,功能上也有微妙的差异。就《韩熙载夜宴图》“宴罢聆音”部分来看,客人与乐手包括侍女全部集中在围子榻的这一层,床所在的位置则没有一个人。可见床是具有一种私密性的卧具,而榻是可以与客人共享的公共坐具。
在宋朝,榻会被安放在书房、客厅,是具有陈设功能的一种坐具,它更注重装饰和美观,当然也可以用来躺卧、憩息,功能有点像我们现在客厅摆放的沙发。
在宋朝之前中国是没有高脚家具的,所以并没有桌,只有案;也没有椅子,只有低矮的凳子。但是在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中我们看到了几乎全是高脚,我们可以看到细腿的长形餐桌,装了扶手的椅子。
在宋朝“桌”被写作“卓”,含有“卓尔不群”的意思,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想到桌子的特点就是高立。但是宋朝人并没有抛弃古老的案,同时也拔高了它的身姿。虽然桌与案的功能类似,但造型和用途上还略有区别,一般来说桌子支架是四条腿,案往往保留原来框状支架;桌实用性强,案更注重陈设功能。而就名称“案”似乎更为高雅一些,我们现在都还在说“伏案”工作,而没人说“伏桌”,“举案齐眉”不能改成“举桌齐眉”。
椅子北宋时期的产物,南宋之后开始流行,我曾经在《椅子的发明与中国人的尊卑礼仪》中说过它的演变过程,宋朝人把“椅”写作“倚”,显示出它具有依靠的功能。宋朝人把之前的凳加高了凳脚,加上了可以依靠的椅背,又加上了扶手。这样一来,椅的舒适感便强于登了。
在“宴罢聆音”怀抱琵琶的乐伎所坐的坐具,和在“玉人清吹”我们也可以看见,这种坐具在宋朝被叫做“坐墩”,从形式上被分为圆墩、鼓墩、方墩。是一种临时性的家具,中式家具通常多以方形结构,而圆形家具的摆放给室里增添了变化,视觉相互搭配,更为舒心。
“宴罢聆音”与“画屏小憩”部分,我们可以看到围子榻前面有一个鼓架,帐床后有一个衣架;而在“画屏小憩”部分还有一个竹架。在宋朝架是一种单一功能的用具,如花架、灯架,同时与架相同有单一功能的还有台,如梳妆台。不过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中并没有书桌台,我们可以在北宋王冼的《绣栊晓镜图》中可以看到。
《韩熙载夜宴图》总共五个段落,每个段落作者巧妙的用屏风将它们隔开。可见在宋朝屏风是非常普遍的家具陈设品。屏风通常都会被绘上精美的图画,在客厅,卧室,书房乃至庭院中都可以摆放,既可以起到美观作用,同时也可以区隔空间。宋人说:“今人称士大夫之家,必曰门墙,曰屏著,是矣”。
在《韩熙载夜宴图》的家具还有橱柜与几等等。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一些宋代绘画中可以看到他们,如《唐五学士图》中的书橱与红漆花几,在宋徽宗赵佶所绘的《听琴图》中,就有一个黑漆香几,造型非常雅致。
宋代还有一种设计巧妙的“组合几”,在北宋黄伯思设计的《燕几图》中有所介绍。整套燕几共有七张桌子组成,号称“七星”。这套燕几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组合家具了。
宋代家具在功能上用途上各有区别,有的实用性强一些,有的更讲究其陈设与美观性。但即便是实用性强的家具,宋朝人也极尽其能让它变得更具艺术性,这也就是宋人的在家居方面的宗旨——追求舒适。
从“盘足而坐”的矮型家具到“垂足而坐”高脚家具,从刻意的造型与有意识的线条,宋朝人从生理到心里无不在追求一种“舒适感”。它不但舒适、实用,更会令人赏心悦目,每一件家具都蕴含着清雅的美。这正是宋朝士大夫的雅致审美时尚在器物上的凝结,也是宋朝文人闲适、优雅生活的折射。
宋代的家具线条流畅、结构简约、款式雅致,不追求繁复的装饰,但讲究线条的美观,牙头、牙条、枨的使用既可以加固家具的框架结构,又巧妙地起到了修饰的作用,使得宋代家具的整体造型简约而不简陋,精致而不繁琐。与宋代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相互匹配。
这与后来明清家具完全不同,尤其是到了清代乾隆朝时期,家具的风格开始变得富丽、繁碎。完全是中国典雅审美的失落。
下方为大家展示几款经典的宋式家具:
宋式转角沙发
宋式电视柜
宋式沙发三件套
宋式双人床